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母性的伟大光芒闪耀着
——评李长文油画作品《英雄母亲邓玉芬》
邓玉芬(油画)李长文
(手机的横向画面看起来更清晰)
如果国家或民族受到外敌侵略,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李长文用画笔将80年前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镜头凝结固定在一个家庭壮烈的故事中。
邓玉芬1891年出生于密云县水泉峪村,幼年家境贫寒,生性刚强。 1932年2月,日本侵略者入侵,烧杀抢掠,房屋被毁,破坏了邓玉芬平静的生活。
1938年6月宋世伦、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方面应冀东大暴动开辟根据地,在密云建立政权。 新政权还在各村举办夜校和女性识字班,对农村妇女开展扫除文盲和抗日爱国主义的教育。
识字班,邓玉芬明白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能带领他们打败日本侵略者。 她把丈夫和五个儿子相继送上战场。 在邓玉芬的带领下,周边乡村出现了入伍热。 她的家,也成了猪头岭八路军和游击队疗伤的地方。 她像对待八路军士兵自己的儿子一样,被八路军称为“猪头岭上最好的邓母”。
1944年春,日军为了阻止八路军推进伪满地区,在冀东抗日根据地发起了万人大“扫荡”,实施了最残酷的晨光杀光政策。 经过7天7夜的搜索,一扫而光,村民们和伤者全部逃进了深山。 邓玉芬背着刚满7岁的儿子和伤员进入了隐藏的洞穴。 山洞里既不吃也不喝,又湿又冷。 几天后,小儿子发烧生病,哭着回家。 这时,搜索山的敌人接近了山洞。 为了不暴露,邓玉芬从棉袄里挖出棉花块塞到小儿子嘴里,用手捂住,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搜索山里的日本兵走了,洞里的伤员和老乡得救了,但邓玉芬怀里的小儿子窒息而死。
如何用绘画来表现人类历史上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战争中的英雄母亲?
作为军旅画家,李长文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以前流传的主人公肖像画的单一展示,而是一场以多个人物形象凸显母性慈爱与人性矛盾的激烈冲突。 绘画以写实的方式,突出了邓玉芬抱着刚死的儿子站在那里的悲愤表情,体现了母性顽强的无私和慈悲。
在绘画的背景下,作者用邓玉芬战死沙场的丈夫和五个儿子表现了冀东军民几年顽强抗战的艰难历史。 李长文的这部作品花了两年时间,是他艺术人生的高峰期。
李长文于1978年从军,分别受训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油画院高级研修班等。 作为来自军旅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扎根部队如火如荼地生活,通读中国近代革命史,走遍革命战争旧址,沉浸在红色革命主题素材的创作中。 40多年来,先后创作了《毛主席西苑机场阅兵》、《人民空军党的建立》、《南京路好八连》、《人民英雄刘志丹》、《时代模范杨业功》等重要作品。 其中,作品《毛主席西苑机场阅兵》获得全军美术作品展的最高奖。
# # [/s2/ ]
作者:蔡晖[/s2/]
生于宝鸡岐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文艺评论家。
# # [/s2/ ]
李长文简介
着名军旅画家,1959年出生于宝鸡岐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现任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创作员、中国航空博物馆特邀研究员、甘肃美协理事。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宝鸡信息网最新原创作品:
宝鸡火力全开
:王可
标题:“一幅油画,让两位宝鸡文化名人在《光明日报》牵手”
地址:http://www.bjyccs.com.cn/bjwh/11301.html